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通过不断地生产实践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以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18世纪中叶,以英国为首的工业革命使机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生产力从此发生了质的变化,线性经济增长方式,即资源开采—加工制造—废弃物排放—产品流通消费—废旧产品抛弃,给人类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然而,后工业消费型经济社会却带来了更多的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逐步限制城市发展,危害人体身体健康。至此,人们开始对大量开采、大量废弃的资源利用方式进行反思,对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及循环利用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其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中向世界发出了警告:“如果让人口、工业化、污染、资源消耗以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那么这个行星的增长极限将在今后100年中出现。”自此,生态环境作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要素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在发达国家兴起,并快速向全世界扩散,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然而,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需求量持续快速增长,废旧物资的规模和种类也快速增加。新经济虽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但却没有减少人们对传统产品和资源的需求。恰恰相反,建立在发达工业基础和强大资源能源供给基础上的新经济带来的是更多的资源消耗以及更加快速的产品更替。可见,人类社会在经历工业现代化高速增长,创造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衰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其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融合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把经济活动重组为“资源利用—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